25℃秋陽下的金色美味
文╱張煥鵬 攝影╱陳培峯
秋天,是柿子成熟的季節。
每年此時,曬柿子的壯觀景象
成為攝影師眼中最美麗的秋日景緻。
陽光下,
一顆顆金黃色的柿子彷彿閃閃發
傳承三代柿餅廠成功轉型
新埔製作柿餅的歷史十分悠久,
在新竹獨有的九降風吹拂之下,
自然風乾的柿餅品質特佳。
從小看著祖父和父親製造柿餅的劉興武,
年輕時曾經從事電器維護工作,
也擔任過大公司的業務員。
26年前,他決定回家繼承家業,
將傳統的柿餅廠轉型為柿餅教育農園,
提供生態導覽解說以及柿染DIY體驗、
柿餅製程解說,讓傳統產業成功轉型。
風吹日曬 自然熟成的甜滋味
新鮮柿子去皮後,經過「風吹」和「日曬」的過程,就能蛻變為美味的柿餅。劉興武說,柿子有澀味,不能像芒果和鳳梨一樣經過機器高溫烘乾,必須透過太陽的光譜與波長,以及輻射溫度讓它慢慢熟成。
秋天的日光平均溫度約在25度之間,日曬時,柿子經由輻射熱加速催化蛋白質進行,新竹的九降風讓柿子的水分蒸散率達70%,在日曬與風吹協助之下,大約一星期左右,柿子就會由澀轉甜,成為風味獨特的柿餅。
珍惜大自然恩賜 傳遞生態教育觀念
「太陽下山後,如果風不停,表示今晚不會有露水,柿餅可以繼續在外風乾,不用收進屋內。」
劉興武憑藉著多年的豐富經驗,
可以準確的預測天候,
決定是否讓柿餅在室外過夜。
曬柿餅是體力活,新鮮柿子成為柿餅至少要日曬風吹六至九天,這段期間必須日以繼夜隨時觀察狀況,體能和精神的負荷不算小。劉興武笑著說,並不會覺得辛苦!因為能夠製造出好吃的成品,看見客人吃得健康、吃得滿意,就會感到非常開心。
劉興武對待透過柿餅教育農園和在地自然生態景觀,
傳遞正確的環境保育觀念,
他成功地將傳統柿餅產業轉型為
寓教於樂的休閒觀光事業,
而且始終對柿餅保有熱情、樂在工作。
後記
重視養生保健的劉興武,平常只飲用溫水,因此保溫瓶對他而言,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。「瓶蓋密合度要夠緊密,才不必擔心茶水滲漏。」實際使用膳魔師保溫瓶之後,旋開式上蓋開啟容易、密合度也夠,瓶身的手感好握好拿,多項優點令他滿意。